在黄河秦晋峡谷之间,
有一处陕北窑洞聚落,
掩映在成片的古枣林间;
其东临黄河,石崖环抱,
如苍茫崖壁间的绿洲,
这是佳县古枣园——泥河沟村。
[▲崖间绿洲]
[▲千年枣林]
[▲窑洞民居]
泥河沟村作为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独有的千年枣林、枣粮间作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西北唯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
[▲枣林人市]
[▲枣粮间作&千年枣王]
[▲秋季晒枣]
然而和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泥河沟村在经济大潮中也难逃逐渐空心凋敝的命运。村户籍人口806人,213户,常驻人口约170人,仅占五分之一。
[▲日渐凋敝的村子]
传统枣产业无法承载新乡村人的需求,学校也被撤并,乡村已经难以给人们希望,它们最容易成为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对此,由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孙庆忠教授首倡的“古枣园保护与发展计划”在这里进行了扎实的村史调研工作,并引入乡村文化志愿服务RCRA团队和以原本营造规划设计团队为平台的遗产保护、空间设计、影像档案和生物多样性调研等工作团队。
[▲多学科共建]
大家以村落活态的“生态博物馆”为共同目标,在“微干预”的原则下,深入现场,与当地居民进行种种接触与互动,进行对话、记录、协调、设计、动员和传播等全方位的文化干预,结下了另一种“枣缘”。
[▲生态博物馆规划图]
一、枣缘计划
各专业团队通过多学科协同共建,对泥河沟村深度调研并发掘价值,为村落遗产的整体规划与保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川形势】
泥河沟村选址在山地阳坡上,沿等高线顺山势向纵深发展,形成层层叠叠或高低错落的阶梯聚落,空间形态丰富,景观特色鲜明。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石坬—村落—枣林—水系”的格局特征。
村落三面环山,东面毗邻黄河,村口左“金狮”、右“银象”,两山夹一河——车会河,藏风聚气,为中国传统风水选址胜地。
[▲村落格局]
【村落历史演变】
【水循环与灌溉系统】
泥河沟村保留着一套完整的传统灌溉与肥料运输系统,不断完善并仍在使用。
灌溉水系依托车会河展开,现存当地石料砌筑灌溉渠,在后河上做堰抬高水位,引水入渠,先经后河上滩地枣园,穿车会河至寨则上高低,沿古枣园北界流而东,再折而南,沿对面山崖壁东北行,至黄河滩地引出水,灌溉此片枣林。
但部分灌溉渠存在人为污染,且未形成宜人的水体景观。
[▲灌溉及水循环系统]
传统旱厕多建在枣树旁,有机肥料收集发酵就地使用,但旱厕卫生条件较差,或简陋或阴暗。
[▲粪肥系统]
【枣作系统】
村民们世代育枣,从培养到打枣,再到晾晒储存都一套成熟的系统。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晾枣,村民将枣背到山崖壁上,利用天然形成的晾枣崖来晾晒,或在院子里晾晒;之后再拿到窑洞里或者置于明柱抱厦的大枣筐内储存。
[▲采摘晾晒]
【武氏家族分布】
古枣园孕育了泥河沟特有的社会组织形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泥河沟佳县武氏家族。家族分四支十二派,呈现杂居状态。此外另有少量临县高姓户口居住村中。村中无各族宗庙,但墓祭兴盛,称“坟会”。近年乡贤武南耀主持编纂《佳县武氏家谱》已藏入中国国家图书馆。本村名人以已故前山东省委书记武开章为最,曾追随刘志丹、习仲勋等开辟陕北根据地,祖居两处,由后人使用,长子武志雄一生清贫,至今务农,可为示范。
[▲家族分布]
武氏家族据考证至迟宋代已迁居于此,先民栽培红枣,据村中1400多年枣树推断,或为唐中叶自山西文水避祸迁来。
[▲村民肖像]
【村史与节庆】
由孙教授团队收集的家谱、地契、证照、书信等档案,展示了丰富的村史。
村内岁时节庆有正月打醮、清明坟会、佛堂庙会最为隆重。其中佛堂寺是一座属泥河沟村的千年古庙,石窟内塑一佛二菩萨,另有元碑一通,明清碑刻若干。每逢庙会,左近十里八乡乃至黄河对面临县信徒借来赴会。
[▲村史节庆]
[▲旧物志]
此外,村中还有河神庙、观音庙、龙王庙以及枣源碑,石人崖等信仰载体,庙中香火不断。
[▲河神庙]
[▲观音庙@石人崖]
[▲枣源碑]
【生物多样性】
根据自然观察者团队调查分析,共鉴定出野生动植物102种,村民口述但未目击的未列入其中。泥河沟村物种基本属于典型古北区系,但又有很强的特殊性。调查期间还发现了一些物种的新记录和生物学上的重要发现。
[▲生物多样性调研]
【窑洞民居】
泥河沟传统民居以砖石箍窑为主,分传统圆券窑和新式八窠窑。圆券窑又分隆重的明柱抱厦窑和一般的抱厦窑以及简陋的无披檐窑。箍窑基本为单层,高4.5~5.5米,净跨3~3.6米,起券高度1.8~2米之间。此外厢房或门楼多采用硬山式两坡房屋。
[▲窑洞民居分类与研究]
【整体规划】
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原本营造规划设计团队对古枣园及泥河沟村进行了整体保护与发展规划。首先,在空间层面对村落划分三个保护区域——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环境控制区,对三区实施不同保护策略。
[▲保护区划]
之后从防洪堤、拱桥等基础设施到景观、建筑分别进行改造和重点提升,在保护与更新中重塑一处理想中的“北方山水田园”。
[▲整体规划模型]
[▲生态博物馆规划图]
如果说从基础调研到规划设计是一次理念设想的表达,它的落地实现又是另一番征途。近年,在佳县政府、乡、村委及各方的支持与协同下,“枣缘社会”面貌逐渐清晰,文化干预推动乡村建设的意义也逐渐凸显。村民热情燃起,村落渐渐发生变化……
二、枣园营造
【基础设施】
从2015年开始,逐步对泥河沟村落的泄洪沟渠、防洪护堤、河道水体、入口拱桥、巷道照明以及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泄洪沟渠、古枣林石墙]
[▲防洪护堤]
[▲水体&巷道&拱桥]
从2016年开始,对村中重要节点进行改造。设计师也亲身参与到建设当中。
[▲协力共建]
“枣园五筑”
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原本营造推动村内最急需的公共服务空间进行重点建设或改造。如枣林生态旱厕、枣缘人家茶室餐厅、枣园小学客栈改造、枣园驿站、黄河观景台等。营造方式采取中国园林的建造策略,通过针灸式的节点空间营造,勾连空间秩序与情境,满足村民生活的同时借景对景、行望居游。以此激发村落活力,赋能周边区域。
村落中不同的节点环境和功能属性,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问题和意义。我们需要整体把握,寻找清晰的设计起点与解决策略。
【枣缘人家】(2015.6~2016.6)
(《建筑技艺》2017.1|2016住建部田园建筑奖二等奖)
武小斌是村中首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原本营造为其计划经营的民宿进行了改造设计。通过本地材料的创新使用,打造枣林中惬意的空中茶室。
[▲枣缘人家]
【枣林旱厕】(2015.7~2016.12)
(《建筑技艺》2017.8|WA2018中国建筑奖|有方)
针对前期调研的旱厕问题,原本营造对当地旱厕的类型和系统进行分析,并引入生态旱厕技术,解决了卫生问题,同时保留了当地利用粪肥的习惯,为当地乡村旱厕改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枣林旱厕]
【枣园小学】(2015.7~2017.10)
开章小学原为当地重点小学,乃武开章后人捐赠,后经历撤点并校而关闭,之后被村委使用。改造后保留村委办公,同时加入住宿、餐饮、村民活动等功能,实现“差异的共生”。
[▲枣园小学]
【枣园驿站】(2016.3~2018.11)
建筑设计由相地立基开始,将主体建筑选址于村口枣林北侧林木稀疏处,毗邻村河道弯曲开阔的狮山崖壁下,以本地石、木为主料,嵌于枣林与防洪石堤之间。既保存村口原生的枣林环境,又得一方自在天地。尔后丈量场地林木,利用路、林、河堤间高差广狭,定其间进,将建筑还原为基本空间单元,弱化体量。因树就屋,随曲合方,在参差草木间营造自然的现代聚落。
[▲枣园驿站]
【望河台】(2018.8~2019.7)
如果将佳县古枣园聚落比作一处大尺度的真实山水园林,从枣林村落间的漫步与移步异景的停留中,沿山间小路蜿蜒攀上两侧环抱的金狮山与银象山,空间景致变得越发立体和开阔,古枣园似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盆景,让人从各角度赏析她的差异。至山顶直面黄河,豁然开朗,终得无尽尺度的山河胜景。
[▲望河台]
三、枣园文旅
泥河沟村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外来的游客和学者。志愿者门也会定期举办文化节、大讲堂等活动,丰富古枣园的日常生活。
[古枣园文化节](2016.7)
文化赋能、人心齐聚
[▲枣园文化节]
[枣园大讲堂](2016~2018)
定期举办的泥河沟大讲堂,是志愿者们和村民之间对话的桥梁,双方逐步理解彼此的愿景,有助于村落复兴的实施落地。
[▲枣园大讲堂]
[枣园研学文旅](2016~2018)
经济运营、内生动力
[▲研学文旅]
[▲村落采风]
[▲崖壁探险]
[▲黄河泥浴]
[▲夏日银河]
[▲枣园营造荣获20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设计奖]
在城乡协同发展下,文化干预乡村建设,效果日益显现。
基于“枣缘社会”模式的佳县古枣园泥河沟村正在传统村落复兴之路上前行。
|